#热点观察家#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公开承认,靠外部武力让伊朗“改朝换代”几乎不可能。
他说伊朗的变革必须从内部发生,而不是靠外国军队打进去。
这话直接打破了流亡海外的伊朗反对派的幻想,他们原本指望美以联军帮他们推翻德黑兰政权。
内塔尼亚胡这个表态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就在上个月,以伊冲突打得最激烈时,他还威胁要“干掉哈梅内伊”。
但打了12天后,他突然收手了。
停火后,以色列对外宣称自己取得了“历史性胜利”,说摧毁了伊朗核设施的关键部分和2万枚导弹。
可美国情报部门私下评估,伊朗核计划的核心部件根本没被破坏,顶多也就拖延几个月。
总统佩泽希齐扬一边说以色列的“阴谋失败了”,一边忙着组织重建工作。
他还特意强调,如果以色列不违反停火,伊朗也不会动手。
表面看双方都宣布胜利,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场仗谁都没占到绝对便宜。
伊朗的政权比想象中坚固得多。
86岁的哈梅内伊依然牢牢掌握神权,连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都得听他的命令。
伊朗革命卫队不仅手握枪杆子,还控制着全国30%的经济命脉,从石油到银行都有他们的影子。
这支军队和政权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根本不可能被外部力量拆散。
他手底下管着20万民兵组织“巴斯基”,这些民兵随时能变成正规军上前线。
再加上伊朗国土面积大,以色列空军只有300架战机,还得靠境外加油,想持续压制伊朗防空系统几乎不可能。
以色列总人口才700万,伊朗有8800万,隔着上千公里去打灭国战? 连特朗普都反对这么干。
所以内塔尼亚胡换了策略:放弃推翻政权,改成“极限施压”。
新战术包括几个狠招:定期空袭伊朗核设施和导弹库,比如6月就炸了德黑兰的雷达站;用情报战曝光伊朗核计划,比如突然公布伊朗转移400公斤浓缩铀的数据;继续打击黎巴嫩真主党、哈马斯这些伊朗的“小弟”。
以色列还拼命拉拢阿拉伯国家,想把沙特也拽进《亚伯拉罕协议》的圈子。
这场仗还意外引爆了海湾国家的“叛变”。
沙特、阿联酋这些老对手,突然改口称伊朗为“兄弟般的伊斯兰共和国”——这可是以前只给阿拉伯盟友的称呼。
德国媒体直接说这是“世纪大和解”。
海湾国家态度180度转弯,是因为他们发现美军基地成了“灾星”。
6月23日伊朗报复以色列时,10枚导弹直接砸向美军驻卡塔尔的乌代德基地。
卡塔尔明明和伊朗共享波斯湾最大气田,却只能靠美国的“爱国者”导弹自卫,憋屈得很。
更让海湾国家心寒的是,伊朗动手前连招呼都不打。
沙特这才想明白:美军基地不仅保护不了他们,反而会引火烧身。
一旦开战,伊朗早就锁定了中东十几处美军基地,包括卡塔尔的空军指挥中心、巴林的美军舰队司令部。
真打起来,外籍劳工肯定集体逃亡,石油通道被封锁,海湾国家几十年的建设就全完了。
停火协议刚签完就差点崩盘。
特朗普23日宣布停火后,伊朗在生效前最后一刻向以色列发射了14枚导弹,以色列反手就炸了德黑兰的雷达设施。
特朗普气得公开骂双方:“以色列必须冷静! 伊朗的核能力已经没了! ”
但美国情报报告打脸说:伊朗核设施核心根本没被摧毁。
真正的定时炸弹是双方对核问题的态度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咬死一句话:“我们绝不会放弃铀浓缩,这是科学家的成就,是民族自豪感! ”
可欧洲三国(英法德)直接下最后通牒:8月底前不限制核计划,就重启联合国制裁。
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直接回怼欧洲:“你们连自己都没遵守核协议,有什么资格制裁我们? ”
伊朗把状告到了联合国,说欧洲三国“违法、无理、不合法”。
现在以色列和伊朗进入了一种危险的平衡。
内塔尼亚胡认清了现实,不再幻想推翻伊朗政权;伊朗则面临面包价格3年涨400%、青年失业率26%的内部危机。
停火后第一天,以色列陆军电台宣称“伊朗80%防空系统被毁”,但转头就被爆出自家“铁穹”导弹库存快见底了。
伊朗则默默把浓缩铀丰度提高到60%,而以色列放话:只要伊朗敢继续,我们就再开战。
配资门户论坛官网,杠杆配资平台,炒股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